淺談失智症()

 

失智症的治療方法:非藥物與藥物並行的綜合策略

失智症是一種影響記憶、認知與行為的神經退行性疾病,當前尚無根治方法,但透過綜合治療策略,可以有效延緩病情惡化,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。治療可分為 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 兩大類,兩者相輔相成,以達到最佳效果。

一、非藥物治療

非藥物治療主要透過環境調整、心理支持及認知訓練來改善患者的功能與情緒。

☑️認知刺激與訓練
認知訓練透過記憶遊戲、拼圖、閱讀與書寫等活動,幫助患者維持大腦活躍度。此外,音樂療法與藝術創作也能促進情感表達,減少焦慮與抑鬱。

☑️行為與心理治療
許多失智症患者會出現焦慮、幻覺或情緒不穩的問題,透過行為治療,如建立規律生活、使用熟悉物品(如家庭照片)來降低不安感,可以有效減少問題行為。

☑️物理治療與運動
研究顯示,適度的身體活動(如散步、太極、伸展運動)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延緩神經退化。同時,運動有助於降低跌倒風險,提升身體協調能力。

☑️環境調整與社會互動
創造安全且熟悉的生活環境可減少迷失與困惑感。例如,使用標示清楚的標誌、簡化日常物品擺設,並確保室內光線充足。此外,保持社交活動,如參與社區活動、與家人互動等,有助於維持患者的情緒穩定。

二、藥物治療

目前,針對失智症的藥物治療主要用於延緩病程進展,改善認知功能與行為症狀

 

  1. 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(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
    這類藥物包括 多奈哌齊(Donepezil)、利凡斯的明(Rivastigmine)、加蘭他敏(Galantamine,可增加大腦內乙醯膽鹼的濃度,改善記憶與學習能力,適用於輕中度阿茲海默症患者。
  2. NMDA 受體拮抗劑(Memantine
    主要用於中重度失智症,通過調節神經傳導,減少過度興奮的谷氨酸對腦細胞的損害。
  3. 抗精神病藥物與情緒調節藥物
    對於部分出現嚴重行為問題(如妄想、攻擊行為)的患者,醫師可能會使用抗精神病藥物(如 Quetiapine)或情緒穩定劑(如 SSRI 類抗憂鬱劑),但需謹慎使用,因為這類藥物可能增加跌倒風險。
  4.  

而經研究發現,麥角硫因(Ergotamine)這種植物來源的化合物,對於非藥物治療失智症具有潛在的保健作用。

它可透過改善大腦功能或減緩病情進展,為失智症患者提供幫助。

麥角硫因(Ergothioneine)與失智症的關係

除了上述的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外,均衡的飲食與攝取必要營養素,也非常重要。近年來,科學界對 麥角硫因(ErgothioneineET 的研究越來越多,特別是在神經退行性疾病(如阿茲海默症與其他類型的失智症)中的潛在作用受到廣泛關注。麥角硫因是一種具有抗氧化與抗發炎作用的氨基酸,人體無法自行合成,必須從 飲食來源(如蘑菇、豆類和某些穀物)攝取。

 

失智症的發生機制與氧化壓力

失智症,與 氧化壓力(Oxidative Stress慢性發炎 密切相關。當大腦細胞受到自由基攻擊時,細胞膜、蛋白質與 DNA 會受到損害,導致神經細胞退化與死亡。此外,腦內的 β-類澱粉蛋白(Amyloid-betatau 蛋白過度磷酸化 會加劇發炎反應,最終導致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展。

研究顯示,麥角硫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與抗發炎作用,能夠保護腦細胞免受氧化損害,因此被認為對失智症有潛在的預防和治療效果。

麥角硫因在失智症中的可能作用機制

1)抗氧化與抗發炎作用

麥角硫因是一種水溶性抗氧化劑,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,減少氧化壓力對大腦細胞的損害。此外,它能夠降低腦內的發炎反應,減少與神經退化相關的細胞損傷。

2)促進神經保護與細胞健康

研究顯示,麥角硫因能夠進入血腦屏障(Blood-Brain Barrier, BBB),直接作用於腦內的神經細胞,提高 線粒體功能,減少細胞凋亡(Apoptosis),進而維持神經元的健康。

3)降低β-類澱粉蛋白累積

在阿茲海默症患者腦內,β-類澱粉蛋白的累積會形成神經毒性斑塊,導致神經細胞死亡。一些動物與細胞實驗發現,麥角硫因能夠降低這些蛋白的過度沉積,減緩神經退化的進程。

科學研究與臨床證據

目前,多項研究顯示麥角硫因與認知健康之間的關聯:

  • 流行病學研究 發現,血液中麥角硫因濃度較低的老年人,其 罹患輕度認知障礙(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, MCI)或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較高
  • 動物實驗 顯示,補充麥角硫因可 改善記憶與學習能力,並減少神經發炎與β-類澱粉蛋白積累

 

雖然目前無法治癒失智症,但透過綜合治療方式,包括認知訓練、環境調整、藥物治療與適當的身體活動,可以有減緩病情惡化,提升患者與家屬的生活品質。
未來,隨著醫學研究的進展,或許能發展出更有效的治療方式,幫助失智症患者過上更好的生活。

麥角硫因抗氧化、抗發炎、神經保護與降低β-類澱粉蛋白累積 的特性,被認為有助於減少失智症的發生風險,甚至延緩病程進展,麥角硫因將成為神經退行性疾病管理的重要補充成分。

參考文獻:

  1. Halliwell, B., Cheah, I. K., & Tang, R. M. Y. (2023). "Diet-Derived Antioxidants: The Special Case of Ergothioneine." Antioxidants, 12(2), 316.
  2. Cheah, I. K., Ng, L. T., & Halliwell, B. (2019). "Ergothioneine; antioxidant potential,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role in disease."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(BBA) - Molecular Basis of Disease, 1865(1), 108–119.
  3. Song, T. Y., Chen, C. L., Liao, J. W., & Ou, H. C. (2010). "Ergothioneine protects against neuronal injury induced by β-amyloid in mice."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, 48(3), 836–841.
  4. Paul, B. D., & Snyder, S. H. (2010). "The unusual amino acid L-ergothioneine is a physiologic cytoprotectant."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, 17(7), 1134–1140.

             Aruoma, O. I., Spencer, J. P., Mahmood, N., & Butler, J. (1999). "An evaluation of the antioxidant and antiviral action of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extracts of rosemary and Provencal herbs."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, 37(4), 407–415